上初中,每个星期日都要来一场小规模的小测验。这场小测验,每次都是带着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去的,因为这场考试要在‘食堂’。【对,你没有听错,就是食堂,字面意思。为什么要去食堂考试呢,这得从数学赵老师说起,赵老师是个资深老教师有着一个老年人标配一头卷卷的短发,当时学校给她安排了两个班,我们班和隔壁班,她为了鱼和熊掌兼得,通俗来说就是两个班要保持在一个进度,想雨露均沾,但学校又不可以惊动上级,不能占用会议室,所以就想到了食堂。】
于是我们每个星期日固定的时间点,两个班所有的人都会赶在上晚自习之前,早早的整齐排列在食堂门前的栏杆上,一个个都靠在栏杆上,没有靠到栏杆的只能在楼梯上坐着。
而这时,赵老师总会迎这上课铃声缓慢的走来。赵老师打开门,同学们都按部就班的分开了两个班,我们班在一进门的左手边,隔壁班自然坐在右边。一进门的中间的过道异常的宽广,就仿佛这个过道就是分楚河汉界的三八线,我们就是站在不同阵营的战士一般。我们的座位是每个人一张桌子,桌子是四人的,我们统一坐在面对过道靠左边的位置,在考试前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统一像古代文人见面要行礼一般,双手握住四指,拇指自然放在上下的位置,胳膊从胸前向前伸直,这是老师都会来一句‘拜’,所有同学都一起自然的鞠躬。
两个班的座位都是自己选的,我和无恙就坐在隔壁桌,在鞠躬起身的时候我们都不自觉的看向对方,就好像要结拜兄弟一般。
‘从今以后我就是你大哥了,二弟你意向如何’我小声对无恙说
‘好,大哥,二弟没有异议。’无恙也轻松嬉笑的对我说
这或许就是最单纯的,发自内心的笑了吧。这样的仪式感,就会使我们枯燥的考试变得更加深动有趣,也使我们的友情更加坚固了。当时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上学生活枯燥乏味,现在回想起来上学期间,平静的如一潭死水一般,没有所谓电视剧里出现的桥段,电视剧中那些美好,但身处当时就是挺美好的,也总喜欢岁月静好。